很多癌症都是“省”出来的!作为医生,我必须告诉你真相!
很多人都非常疑惑,为什么癌症说来就来,而且都谈癌色变。其实,癌症并不是突然就出现的,它是有一个缓慢的过程。
1、消瘦、体重减轻
如果出现没有任何征兆的消瘦、体重迅速减轻,那可能是癌症到来的信号。因为癌细胞生长是需要营养来维持的,它在生长的过程中会和健康细胞抢夺营养,所以癌症病人,会出现身体迅速的消瘦。
特别是和消化道有关的癌症,比如胃肠癌,胰腺癌和肝癌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消瘦。
当然这里所指的消瘦是在没有减肥和控制饮食的情况下,半年之内体重明显下降,一定要引起重视。
2、大便异常
不管是胃、肠还是肝脏或胰腺,这些部位出现癌变时都会对病人的大便造成一定的影响。
尤其是在胃肠道中的癌变,随着癌肿的不断发展和生长就很容易发生消化道的出血,引起血便或柏油样便的改变,同时还伴有恶臭味。
而发生在肝脏、胰腺的恶性肿瘤,也会对消化道吸收营养的过程造成影响,最后导致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和脂肪泻。
3、疼痛
虽然疼痛不是癌症早期特有的症状,但是当肿块进展时,就会侵犯到周围组织和神经导致疼痛的发生。
如肺癌,就有可能侵犯到手臂周围的臂丛神经,而出现左侧肩背部的疼痛。
所以如果身体莫名其妙地出现疼痛时,千万不要忽视这可能是大脑向你发出的求救信号。
4、黄疸
如肝、胆囊、胰腺等部位发生癌变的时候,病人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如皮肤、巩膜、眼睛发黄,而且大部分都是以进行性梗阻性的黄疸为主,也就是排泄黄疸的管道被阻塞后导致胆红素排不出来。
患者最先出现黄染的部位是在眼睛的巩膜,随后才会蔓延至全身的皮肤,同时还会伴随有大小便颜色的改变,以及出现皮肤瘙痒。
5、持续发热
如果近期出现持续低烧不退,那可能是癌症中晚期的表现之一。而且身体并没有明显的炎症表现,即使服用消炎药物以后也没有明显好转,那可能就是癌症发出来的信号了。
癌症患者出现低热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当肿瘤表面发生破溃坏死的时候,这些组织又被人体吸收所以导致了持续的低热。
很多癌症都是“省”出来的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癌症的产生。其实癌症的发生,与生活习惯是息息相关的,其中一个习惯,就是不该节省的“节省”!
省钱!
不吃新鲜的水果蔬菜
便宜、打折的水果蔬菜许多都伴随着腐败变质的问题,其中霉菌是一级致癌物,如果霉菌布满了整个食物,哪怕你把发霉的部分削掉,还是会有致癌风险。
省电!
做饭时不开抽油烟机
有些老人习惯用大火爆炒,同时那个年代的人为了省电,又舍不得用抽油烟机……这时会吸入大量油烟。
那这些油烟会对家人的身体造成哪些危害呢?
如果在一个密闭的、没有开启抽油烟机的环境炒菜,在里面呆一小时,对肺部的伤害相当于吸进去整整两包烟!这个比喻让人不寒而栗。
省油!
食用油放很久也舍不得扔
不少老人往往会认为,食用油只要在保质期内都可以食用,其实不然。
2018年天津卫视《食鉴出真知》栏目曾专门做过测试,食用油一旦开封,3个月就是安全用油的临界点,开封3个月还没有吃完的油,就相当于我们身边的一个危险致癌因素。
据介绍,油脂氧化和酸败后,常含有黄曲霉毒素污染,会产生一股“哈喇味”,加热时烟大、呛人,这跟肝癌的关系很大。别想着用太阳晒晒,黄曲霉毒素就没有了,其实现在没有什么很好的办法能把黄曲霉毒素去掉。
省菜!
桌上总有一盘隔夜菜
老一辈很多都是从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过来的,所以非常节约粮食,吃不了的饭菜,经常就是放在冰箱里面,第二天、第三天还在继续吃。
蔬菜里面通常含有硝酸盐,在细菌的作用下,硝酸盐就会转变为对人体有害的亚硝酸盐,存放时间越长,亚硝酸盐含量越多。
偶尔吃一顿没有关系,但如果我们长期吃这样的剩菜,摄入的亚硝酸盐很多,从而对人体造成一些影响,最主要的危害,就是可能会致癌。
省力!
有些癌是懒出来的
有些人好像每天除了工作久坐,就是睡觉了;能坐车绝不走着,能坐电梯绝不爬楼梯……一点儿也不舍得花点力气锻炼,长期这样缺乏锻炼,患癌风险真的会增加!
世卫组织早在2013年就公布,懒得运动已成为全球第四死亡风险因素。缺乏运动会导致体内免疫细胞减少,大大增加患癌的几率。进行有规律的、持续的身体活动,能预防某些部位的癌症。
省事!
懒得体检,错过癌症最早发现期
懒得去体检、懒得去医院,想给自己省点事,没想到最终却大病一场!
很多癌症患者拖到晚期症状出现才去医院,这时查出癌症往往为时已晚,错过了最佳治疗期,医生也没有办法。